提升环境精细化管理 促进煤港高质量发展
节后,受雨雪天气影响,裕溪口分公司环境整治难度增大。为保障煤港环境持续向好,机械队按照分公司部署,强化内部管理,克服困难,以“精、细、准、严”为基本原则,从小事入手,在细节上力求益求精,不断提升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强化内部管理体制,构建网络式管理模式。该队完善《机械队精细化管理制度》,设置分管副队长、工长及副工长三级管理网络体系。按照精确、细致、深入的要求,明确责任分工,优化工艺流程,完善岗责体系,加强协调配合,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,将各级管技人员依据工作区域划分包干。针对货场质量、环境卫生、雨布覆盖、设备保洁、消防用电、工具管理等工作开展区域性检查,分级负责、层层落实。
加强激励约束机制,推动整治执行力度。为提高职工积极性,充分释放和发挥员工的各种潜能,从而更好的推动现场执行力。该队首先加大分配机制改革,将收入与责任相连,与效益相连,与工作的质和量相连。牢固树立“多劳多得、按劳分配”理念,严格执行“奖罚分明”的管理制度,强化职工量化考核。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,完善竞争机制,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,从而形成“找活干、我要干”的良好氛围。其次在年度、月度考核中,不仅对工班进行精细化全面考核,还将科级干部和工班长纳入单位整体考核体系中,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单位考核中的一份子,进一步增加工作的责任感。考核过程采取“月总结、季考核、年评议”的方式进行,对照任务清单、工作进展的情况进行绩效挂钩。考核过程痕迹化,考核结果作为年底评先评优以及干部考核依据,从而促进全队管理人员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。
加强协作突出重点,优化作业计划。该队积极主动加强与理货队、集控中心、机电维修中心的工作联系,做好生产计划作业准备。对重点生产线开展皮带机刮板、漏斗挡板、簸箕皮专项检查,减少运输系统遗漏煤。根据生产计划结合当班出勤人数,掌控好非生产作业线以及非生产时间,合理劳动组织、抓好工时利用,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充分利用时间、空间、人力之间相互关系,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工作。利用好班前会,优化作业计划,对照整改清单,具体指派专人到指定区域,施工到具体标准。
加强作风建设,建立检查、跟踪、复查工作闭合机制。建立《机械队走动式检查制度》,推进“走动式”管理,明确下现场次数,开展拉网式、立体型全面检查,将管理体系落根在现场。精确定位好每个岗位职责,规范好每个系统各道工序、各个环节程序。对排查的问题从精细入手,及时梳理、验证、上报、跟踪、反馈、复查,建立清单,闭合落实。再利用“互联网+精细化”微信平台,通过小视频、图片、四定表及时发布当日检查问题清单,充分发挥二级化垂直型管理优势,快速、便捷传达上级指令。工班根据平台提供的内容,找出不足,积极落实,有的放矢,消差补缺。重在复查、验收,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,形成闭合回路。通过复查、验收,保证精细化管理成果与预期的目标相一致,做到有始有终,从而有效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。
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,促好昼夜良性循环。为避免工班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参差不起、良莠不齐等现象,严格岗位交接班制度,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,采用“交接班牌、交接班记录”等方式,在面对面交接过程中形成人人监督、人人尽责,从而促进现场精细化管理良性循环。对于循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找出原因,将其视为下一个循环中应该解决的目标问题,以求在新的循环中得到解决,由此循环往复,不断总结,使精细化管理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,从而形成煤港自身特色的精细化品牌。
机械队不断与时俱进,通过各项举措的落实,不断提升环境精细化管理,为煤港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 (胡长江)